服务热线:852-53928142(工作日周一到周五9:00-18:00)
繁体
简体
专业的中小企业股权投融资平台

工信部:2022年将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

分类:中小企业资讯 发布于:2022-01-24

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2022年将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财政再支持500家以上重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徐晓兰介绍,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政策惠企力度加大。推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3份高规格政策文件,形成长短结合的“1+2”政策组合拳。工信部作为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推动21个成员单位加强工作协同,推动省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去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20余个、各省(直辖市)出台政策40多个,形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二是服务助企精准发力。建设一批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新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92家,打造国家中小企业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首次在全国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直接服务企业900多万家次。

 

三是环境活企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组织开展综合督查,推动各地落实惠企政策。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出台投诉处理暂行办法,优化登记(投诉)平台流程和功能,2021年平台共受理拖欠投诉近1.8万件。

 

徐晓兰表示,过去一年,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复杂严峻形势考验,保持稳定恢复增长态势。2021年1—11 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28.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17.1%,进一步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

 

徐晓兰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压力。从目前来看,规上中小企业去年表现亮眼,但规下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工信部去年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针对今年发展中的新困难、新问题,工信部要更加精准出台一系列政策,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加强督查和评估,推动各地落实好现有惠企政策。强化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及时推动出台中小企业新的针对性政策。健全融资促进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继续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为中小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二是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财政再支持500家以上重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制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三是推动“一纵一横”强链补链固链稳链。工信部将纵向联合各省,实施中小企业强链补链固链稳链行动,加强优质中小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横向联合领导小组21家成员单位,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助力服务业中小企业平稳发展。

 

四是促进扩大内需。通过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如5G、大数据中心等,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进一步促进社会投资,以重大投资项目为牵引,为广大中小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会上透露,2022年,将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一是出台三个办法,即《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与培育办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与培育办法》即将出台。

 

二是扩大培育规模。2022年拟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规模,同时全面启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

 

三是突出梯度重点。把落实《实事清单》作为重点,更加注重支持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更加注重从产业链角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