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852-53928142(工作日周一到周五9:00-18:00)
繁体
简体
专业的中小企业股权投融资平台

广东引金融“活水”向民营小微企业

分类:中小企业资讯 发布于:2019-08-12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该辖区内无论是信贷投放规模、融资覆盖面,还是贷款利率、不良率等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96月末,辖区内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50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545.66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了1350.91亿元,增幅达21.81%。辖区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已达到111万户,较2019年初增加了39万户,增幅达54%。辖区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

 

“首先在于监管‘指挥棒’的作用不可忽视。”广东银保监局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广东银保监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尤其是高度关注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窗口指导引领银行保险机构发力民营小微金融供给。

 

其次在于精准施策,主动当好“金融店小二”。据悉,广东银保监局引领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当好民营小微“金融店小二”,发力民营小微金融供给,精准滴灌“有强烈融资需求但容易被传统金融机构所忽视”的民营小微企业,疏通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堵点,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提升民营小微金融服务质效,破解小微民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具体而言,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方面,广东银保监局印发了《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关于广东银行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以推动和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真正树立“银企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形成“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将金融“活水”引灌入小微民营企业。

 

在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方面,精准疏通融资堵点。广东银保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是完善“银税互动”平台,“以税促信、以信申贷”。与税务部门联动,利用税务大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将“银税互动”惠及面由企业推广到自然人,并推动“银税互动”金融服务项目由“线下”拓展至“线上”。辖内“银税互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11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近8万户。二是组织“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破解“首贷”难题。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推动银行由“坐商”向“行商”转变,走访超过100万家尚无银行融资的民营小微企业,了解融资需求,宣讲金融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广州地区累计走访企业超6万家,其中首次走访企业4万家,发现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超5000家,已发放贷款超40亿元。

 

而在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该局强化监管引领,鼓励银行通过风险系统升级、细化业务操作规程、产品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合理提高续贷业务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比重,目前无还本续贷余额771亿元,同比增长5.18%2019年新发放无还本续贷贷款354.12亿元。与此同时,还发挥保险融资增信功能,降低融资担保负担。支持辖内形成由政府财政支持的“政银保”模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完全市场化运作三种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提供风险保障,截至20196月末,商业性和“政银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已累计帮助79.12万户中小企业获得贷款283.43亿元。另外,在降低服务收费方面,2019年以来,推动辖内机构累计取消收费项目206项,降低收费标准183项,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19.19亿元。

 

而在解决融资慢的问题上,则主要运用金融科技来提高融资效率。比如建立了中小企业“数字融资”平台,通过整合金融、科技、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数据信息,对中小企业信息采集、信用评级、信息共享、线上融资对接、风险补偿等进行全方面金融服务支持。与此同时,还推动抵押登记“零跑动”。联合广东省自然资源部门推行“e登记”服务等,推动辖内银行在网点可办理不动产查册、入押等业务,解决抵押贷款需多次往返银行和不动产登记中心问题,贷款时间平均压缩70%,最快1天完成放款。截至20196月末,“e登记”已覆盖广州地区21家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的140多个网点,抵押贷款时间平均压缩70%,小微企业最快1天完成融资贷款,惠及超过4000家小微企业等。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