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业板的上市条件与费用及转香港主板的策略
以下是香港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费用及转香港主板的策略:
财务要求:无盈利要求,但需证明过去24个月的活跃业务记录。上市前两个财年累计现金流入不低于3000万港元,上市时市值至少1.5亿港元。
股东分布:公众持股量至少25%,至少有100名公众股东,持股量最高的3名公众股东实益拥有的股份比例,不得超过上市时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证券的50%。
公司管理:管理层在最近两年内不应有重大变动。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且必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的至少三分之一。需符合香港交易所的企业管治要求。
其他要求:需有一名符合资格的保荐人。必须提供最近两年的审计财务报表。公司应有足够的营运资金以应付至少12个月的运营需求。
专业费用:保荐人费用一般在300-500万港元左右,公司法律顾问费用、保荐人法律顾问费用、申报会计师费用等也是重要支出。
印刷方面的成本:包括招股章程、申请表格、股票及其他印刷费、翻译费等。
其他费用:股票过户登记处费用、收款银行费用等。此外,还需向联交所缴付首次上市费和交易征费,首次上市费按股本证券的预期市值计算,不超过100百万港元为100,000港元,不超过1,000百万港元为150,000港元,超过1,000百万港元为200,000港元;交易征费为新申请人将予发行之证券的价值的0.011%。
直接转板:需满足主板上市标准,如市值≥20亿港元、最近3年盈利≥5000万港元等,且股东结构稳定。公司可保留原有股票代码,成本较低,但可能需补足主板要求的财务指标。
分拆上市:适用于主体业务与创业板子公司存在协同性,但需独立运营的情况。母公司将子公司股份分配给现有股东,子公司单独申请主板上市。
重新上市:私募回购创业板股份后注销,再以新发股形式登陆主板,可重构股权结构、降低公众持股比至合规水平,但可能导致流动性中断,引发短期股价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