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香港敲钟,软银获利超万亿!「 股权投资」如何取胜?
昨日,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上市,开盘报187港元,涨幅6.25%,总市值已近4万亿港元,超越此前港股市值之王腾讯控股,目前腾讯控股市值约为3.27万亿港元。
此次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成为第一家同时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阿里在香港上市,一方面可以利用募资,推动其核心业务发展,在有诸如京东、拼多多等追赶着的环境下,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另外,中美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未来的命运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此次香港上市,可谓是有备无患。
阿里巴巴以4万亿港元市值再登港交所之后,其最大股东——日本软银集团究竟能从中获利10320亿港元,仅从数字本身来说,这几乎相当于两个美团点评或2.8个京东的市值,也正是软银集团在阿里这个万亿巨头背后默默耕耘的结果,虽折戟Wework,但投资阿里的成功足以让软银自豪好多年。
当年,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只和马云谈了短短6分钟就决定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其实那时马云只需要500万美元就够了),现在回报在三千倍上下!而孙正义正是凭借当时对名不经传的阿里巴巴的股权投资,而一举成为当今日本的新首富。
谁能想到阿里巴巴从创业时只有50万人民币的价值,到上市后2000亿美元的市值,市值增长了四十万倍。
股权投资的魅力就在于此,那就是以小博大,在风险中寻求高收益。近年来,私募股权已经从“另类”资产成为“主流”资产。股权投资在最近两年一直保持着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受到了众多高净值投资人士青睐。如今,高达九成的高净值人群都偏向配置私募股权基金,并且减少了固收类产品的配置,有报告统计,未来计划增配私募股权的高净值人群接近70%。
股权投资的本质
股权投资包括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和天使投资。每个阶段的回报率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各个阶段的成功概率也会不一样。
在种子期机构的成功率大概在5-10%。个人投资者的成功率就是千分之几了,天使阶段机构投资者有10-20%的成功率,VC的成功率大概是在20-30%的成功率,VC和天使投资的投资阶段,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不适合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PE一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Pre-IPO公司,成功率能做到50-70%。
PE通过IPO或者其它方式实现资本的退出,因此PE的风险和收益相对可控。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高端、睿智、前瞻、有一定财富积累值的成功人士,纷纷将目光锁定到PE股权投资,他们认为,成功的人不只是对金钱的拥有,还有对时代的把握。
股权投资的特征
具体而言,从PE投资的投资属性来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回报高。PE股权投资投向的“原始股”,就是指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者若是资金实力雄厚,购得数万股,待企业日后上市,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
二是周期长。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培养的是一家企业,需要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能力,树立行业的领军地位,投资周期相对而言比较长。
股权投资是时代所趋
当前,我国经济新旧交替现象十分突出,其内在动因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分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程度不断加深、效果不断显现。
新旧动能的转化,意味着在一边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出清,一边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动能。而在新经济动能培育、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小树长成大树的过程,离不开水等各种条件的供给,而股权投资就是促使经济新动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水”。通过股权投资,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在结构优化下实现提质增效。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条件下,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央在顶层架构上做出了实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史上首个国家层面的重要文件,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也建议尽快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行业基本展业条件,丰富监管手段,提高处罚力度,完善私募基金风险处置央地协作机制。
股权投资成功的关键
1、选择好的行业
要选择具有高速成长潜力的行业,比如选择生物科技,教育医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企业服务、智慧物流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全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在过去一年吸引了大量投资并取得快速发展。
2、选择好的企业
如果说选好行业就是选好了赛道,那么接下来就要在特定的赛道内,选择优秀的选手,也就是选择该行业内有潜力的企业。比如当年软银的孙正义通过对互联网行业的了解,知道中国一定也会出现如美国ebay一样的电子商务巨头,他接下来看到了马云,毅然投资阿里巴巴。这就是在看准互联网电子商务赛道后,选择了赛道里的优秀企业阿里巴巴。
3、选择好的GP
一个优秀的GP在行业资质、资源能力、专业能力和历史业绩等方面一定是均衡与互补的。专业能力和历史业绩自不必说,对行业资质和资源能力而言,具体到GP的实际业务工作中,以下特征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没有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能够不断寻找适合投资的标的项目,找到好企业,投得价格低,相当于在股市中低点买进;注重细节,并能真正把项目推进按计划落实;发现项目投资中的漏洞并完善,识别项目投资中的风险。
“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对高净值人群来说,比知道这句话更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在参与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对潮涨潮退的感知相对是间接的、滞后的,因而在选择GP时还要具备动态意识和前瞻意识。简而言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高净值人群尽量避免直投项目,应把学习重点放在选择合适的股权投资基金上。
4、分析项目本身
PE基金产品作为股权投资市场主力的产品,在市场占比约60%。PE基金已有一套成熟的投资模式,较完善的估值体系,通过一二级市场赚取价差。其风险和收益特征更适合财富管理公司的个人投资者。此外,投资者在挑选私募股权基金产品时,还应当关注基金的储备投资项目,考核项目是否为刚需、是否有增长潜力、市场容量是否够大、是否有足够高的门槛和竞争壁垒、创始团队等。
5、项目现有股东
个人投资PE项目,还可以通过项目投资轮次和现有股东背景,分析项目未来发展方向。强大股东资源不仅能提供雄厚的资金储备,更可以为项目带来横纵资源的整合。
掌握了以上内容,才能在众多的私募股权产品中,选出了适合自己的优质产品。希望PE投资者能从众多的项目中慧眼识真,投资一个未来的“阿里巴巴”。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