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852-53928142(工作日周一到周五9:00-18:00)
繁体
简体
专业的中小企业股权投融资平台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企业该如何取舍?

分类:投融学院 发布于:2019-12-30

引言 

 

20194月,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第三条就是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提出完善多种融资渠道。大部分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融资,融资按权益来划分可以划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总股本同时增加。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债权融资。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01、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区别

 

风险不同。从创始人的角度来说股权融资的风险通常略小于债权融资的风险,前者往往承担回购义务,后者一般要附带个人无限连带保证担保责任。

 

融资成本不同。债权融资带有显性资本,主要包括贷款利率+或有的担保率等。股权融资则带有隐性成本,被稀释股权甚至失去控制权,以及重大决策被一票否决权所干预。

 

对企业的作用不同。股权融资是长性资本,作为公司正常经营和抵御风险的基础,引入知名投资机构,对企业品牌及信誉会有较大的提升。债权融资则可以积累企业在征信系统上的信用评价,扩大融资渠道和增强融资能力。

 


02、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相结合

 

从大量创业公司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创业者可以只借助股权融资就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而只借助债权融资却基本不可能做到。虽然股权融资相比债权融资,具有相对风险小、使用周期长、无需偿还等优点,但如果创业者一味地依赖股权融资,忽视债权融资的作用,会使得创始团队股权不断被稀释,面临控制权分散和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对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在公司成长过程中灵活的结合股权和债权两种方式进行融资,才能让公司有多资金来源的选择,帮助公司更快速、更稳健的成长。

 

1、债权融资的难点

 

创业公司想要取得债权融资,一般需要满足几个硬指标:一、近三到五年内实控人或主要股东不能有信用瑕疵;二、最好有三年完整的、有营收的审计报表;三、要有一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为正最好;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必须为正,持续衰退中的创业公司不适合做债权融资;五、业务模式必须稳定,业务模式不断调整中的公司暂时不适合做债权融资。

 

2、创业公司债权融资的方式

 

比较传统,能够直接增加账上现金的融资方式,比如投贷联动、数据变现、订单融资、融资租赁(回租)、池保理、政府担保基金担保放款等。

 

非增加账上现金的融资方式,比如代采购或分期付款、特定费用第三方代付、融资租赁(直租)、应付账款分期。

 

特殊债权融资需求,比如过桥贷款、大股东股权回购、项目配资。

 


3、债权融资不再是成熟企业的“专利”

 

由于国内的传统优质资产在不断地减少,所以现在比较保守的债权机构也开始把触角伸向创业型企业。此外,金融科技的成熟与普及,提高了传统金融机构对新创企业资金投入的兴趣及可执行性,让传统金融机构有机会可以对轻资产创业型公司提供类似信用贷款的支持。除了银行、租赁等传统金融机构,还有一些非金融机构业务一样可以起到实质融资的结果。

 

近几年受惠于国家宏观政策,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门槛下降不少,很多优质的早中期创业企业慢慢也具备了获得银行信用类贷款的资质,未来银行贷款会在创业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占有更为重要的角色。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