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费!减半收取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再担保费
小微企业融资再次迎来好消息!继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多项金融支持措施后,财政部4月1日印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2020年全年对小微企业减半收取融资担保、再担保费,力争将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财政部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 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的通知》,要求当前形势下政府控股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积极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努力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服务效率,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通知明确,坚持下沉一线、更好发挥放大效应的原则,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开展股权投资,力争2020年投资10家支小支农成效明显的地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批量担保贷款合作,力争实现2020年新增再担保业务规模4000亿元目标。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合作机构单户100万元及以下担保业务免收再担保费,2020年全年对单户100万元以上担保业务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通知提出,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2020年全年对小微企业减半收取融资担保、再担保费,力争将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进一步提高支小支农业务占比,确保2020年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金额和户数占比不低于80%,其中新增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
据了解,今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自疫情发生以来,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关举措,推动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帮助企业应对风险渡过难关。
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的《关于有效发挥地方金融从业机构作用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和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准公共定位。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新增业务平均担保费率不得高于1%;对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范围内的1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业务,中原再担保公司免收再担保费,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担保项目,减半收取再担保费;对发展前景较好但受疫情影响较大且担保物较少的小微企业要取消反担保要求;对确无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及时履行代偿义务,并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
四川省财政厅联合人行成都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及省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了小微企业“战疫贷”业务。“战疫贷”专门配套融资担保支持政策,通过构建融担、再担及银行等多方分险机制,辅以一定财政补贴支持,实现担保收费原则上不超过1%,省再担公司以“零费率”提供再担保服务,从而,小微企业承担的担保成本较2019年全省平均担保收费水平也将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2月印发的《关于本市全力防控疫情 对企业加大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力度相关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强融资担保对防疫重点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要进一步发挥本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继续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确保2020年新增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比上年度增加30亿元以上,支持防疫重点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对防疫重点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对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新申请的银行贷款(包括无还本续贷和展期贷款),市担保中心融资担保费率降至0.5%/年,再担保费率减半收取,对创业担保贷款继续免收担保费。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出台的《关于印发加强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纾难解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实行“容缺”受理,取消反担保要求,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体娱乐、旅游等重点行业小微企业,纳入政府生活保障的“菜篮子”“米袋子”以及肉蛋奶等供应的“三农”企业,新增担保业务担保费率在原有标准基础上下降50%,办理展期贷款的,免收担保费。省级再担保机构对同业合作机构承做的省内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企业代出保函业务和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体系的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减半收取再担保费;对同业合作机构开展的符合国家担保基金报备条件的省内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省级再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比例从20%提高到4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0日考察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时强调,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下来。
为此,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需要“资金成本降一点、银行和担保让一点、财政补一点”。期待更多银行、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等主动作为,共同帮助小微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