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银税互动、上市培育……这些关键词事关中小微企业融资
最近几日,中小微企业融资相继迎来利好消息。
普惠金融
继上周部署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后,普惠金融再次迎来利好消息。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普惠金融和小额贷款公司部分税收支持政策。
为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普惠金融服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会议决定,实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将部分已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延长到2023年底。包括: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发放100万元及以下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向农户发放10万元及以下贷款的利息收入、为种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对小贷公司10万元及以下农户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并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对其按年末贷款余额1%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准予所得税税前扣除。
银税互动
近日,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在已实施“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努力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通知》提出,通过实施重点帮扶、创新信贷产品、落实扩围要求、提高服务质效,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其中,在实施重点帮扶方面,《通知》提出,各省税务机关加强与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协作,及时梳理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小微企业名单,依法推送企业授权的相关纳税信息,帮助银行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精准提供金融服务。
在落实扩围要求方面,《通知》提出,在落实“银税互动”受惠企业范围扩大至纳税信用M级的基础上,对湖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结合自身风险控制要求,逐步扩大至纳税信用C级企业。同时,将“银税互动”受惠范围,从企业扩大至纳入各省税务机关纳税信用评价试点的个体工商户。
据了解,为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税务部门在今年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将纳入“银税互动”的企业,从纳税信用A级、B级拓展到M级。
此次将湖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银税互动”纳税信用级别扩至C级,预计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获得税收信用贷款支持。
上市培育
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加快做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通知》正式印发。
《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筛选推荐优质中小企业,形成上市后备资源库,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促进投融资服务对接,组织动员投资机构参与优质中小企业项目路演,为企业直接融资搭建合作平台;开展企业上市辅导培训,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股权融资与信贷融资相衔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支持。
定向降准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有助于引导其以更优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信贷投放,增强对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该负责人表示,此举可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融资担保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表示,按照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围绕健全贷款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发展中小微企业增信商业保险产品,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减轻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这个主题,财政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工作:
第一,要求国家融资担保基金2020年新增再担保业务规模不得低于4000亿元,投资10家支农支小成效明显的地级市融资担保机构,对100万元以下的免收再担保费,其余的再担保费也要减半,就是100万元以上的要减半。
第二,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减半收费,将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确保2020年新增的支农支小业务占比不得低于80%。
第三,允许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展期。研究进一步增加支持群体、降低进入门槛,将受疫情影响的重点群体纳入支持范围。预计2020年将新增支持100万个人创业者、1万家小微企业,增长的幅度会比上年增长50%以上。
许宏才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加快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的政策,通过贴息,让更多的小微企业有钱创业、轻装上阵;改进担保激发支小动力,引导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聚集和精准滴灌,形成合力,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中小微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力军”,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为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问题,需要金融机构多做一些“雪中送炭”事情,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