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如何平衡公司和股权的架构?
前段时间,我和好友考察了一家持续亏损的英语培训中心,经过市场调研后,我们觉得这个行业在当地有不错的基础,而且凭我们的能力可以扭亏为盈。因此,我们决定入股这家培训中心。我和好友是全职,负责培训中心的运营管理,占股50%;还有其他3位股东并不参与经营,但是可以为公司提供培训资源,也占股50%。
成立初期,我和好友的想法是先把公司做起来,等有了利润再谈待遇的事。说实话,刚开始经营压力特别大,本身这个行业竞争就非常激烈,每个月至少要有5万〜6万元的营收,利润率要达到50%才能确保不亏损。我们倾尽所能,终于从后半年开始扭亏为盈,之后利率也稳步增长。
公司经营状况改善后,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待遇,但是几次与另外三位股东沟通都遭到了拒绝。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我们每个月拿得越少,可供分配的利润就越大。但是,站在我自身的角度考虑,我和好友是全职工作,贡献更大,却跟不参与经营的股权共同分配利润,感觉非常不公平。
其实上面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非常普遍,股东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观点也就不尽相同。很多创业者不懂股权和工资如何分配才合理,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四步走的观点,希望可以给创业者做个参考。
1.设定公司的薪酬战略
企业可以通过调研来了解同行企业的薪酬状况,再对比自己企业的薪酬是偏高还是偏低,然后根据这个定位,做出最适宜创业公司实际情况的薪酬战略。
2.岗位评估
根据激励对象的岗位价值进行评估,预估其未来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 据此推算这个岗位应该拿多少股权。
3.行业水平和个人需求相结合
例如,同行CEO的年薪头概是100万元,你的企业CEO薪酬要求是120万元,那么可以采取工资与绩效收入总和为95万元再加上股权收入为25万元 的方式来操作。这种薪酬模式既激励了 CEO的斗志,又增强了企业的薪酬竞争力,还能为公司减少现金支出,一举三得。
4. 通过对未来的预期进行调整
预测下一年度可分配利润与现值之间的差异,再将其转换成比例系数,然后用于调整和计算。例如,你的企业CEO期望年薪120万元,而你现金支出只能给到100万元,那么剩下的20万可用在职分红股转换。如果公司明年预计能够拿到1000万元分红,那么CEO分20万元,即2%的比例。也就是说CEO年薪100万元,外加2%的在职分红,但是这2%的分红是否能拿到取决于明年他是否能保证公司达到1000万元分红的目标。如果他带领公司超额完成目标,那么他还可以获得超过120万元的收入。这种计算方式相对简单,比较适合发展较成熟的公司。
对于核心高管和核心团队,创业公司拿出多少股份来进行股权激励比较合适呢?事实上,企业千差万别,创业公司应该拿出多少股份没有绝对正确的比例。但是股权激励的比例有三条生死线,需要时刻谨记。
①释放给员工的股权额度必须低于三分之一,以保证创始人对企业拥有完全治理权。
②创始人控股最好大于等于52%。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股权激励也一样,不能光看眼前,还要着眼于未来。一旦企业真的上市,1%的股份将直接影响创始人的控制权。因此最好大于等于52%,而不是普遍认为的51%
③企业处于初创期时,创始人最好占股67%以上,发展期占股52%以上,扩张期占股35%以上,企业步入成熟期,拥有2.5%的股份就可以了。
总之,在进行股权激励时,工资和股权的权衡也是一种艺术。这对于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来说,不仅是对胸怀的度量,更是对智慧的考验。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