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谈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或因实体经济信用不到位
首先,从A股市场融资和回报来看,2020年,我们的A股上市公司突破4000家,但在几千家上市公司中,少数金融领域的上市公司占了A股融资和回报的50%,相当于几千家实体制造上市公司的总和。
比如近期的蚂蚁集团上市到暂缓,市场给出的估值超过2万亿,而且关注度极高,融资规模更是创造A股IPO之最,超越贵州茅台这样的实体消费公司。
实体制造的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回报都比不上金融公司,更别提没有上市的中小企业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问题,银行更愿意把钱给大企业,而不是没有足够资产抵押的中小微企业,而抛开个人消费金融业务,蚂蚁集团可取之点就在网商银行利润不及传统银行一个零头,却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用互联网带来的新的信用体系服务中小微企业。
在5G商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红利下,我们正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已经到了天花板,而产业互联网将诞生新的独角兽,而在金融领域我们也会从传统金融和消费金融走向产业金融体系。
金融业甩掉当铺思想为企业融资,需要金融科技和新信用体系的发展来支持。
黄奇帆支持清退P2P,并认为要控制消费金融市场的杠杆,在谈到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合作上,认为金融科技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不能因为P2P问题,就否定金融科技。
其次,黄奇帆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出了4点看法。
第一点是基于利率市场化和现实考虑,企业融资处于一个动态机制。
以去年10月CPI来看,CPI同比增长3.8%,PPI同比负增长1.6%,长期这样的话,相对而言,相当于老百姓的存款利率下降了,企业融资利率上升了。为了吸引老百姓更好地保持稳定的出现,增加点存款利率,考虑降低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的融资利率。
随后为了稳经济,稳增长,稳金融各个方面发展,按照央行推动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推动信贷市场利率降得多一些是一个现实的考虑。
第二点是我们的金融体系的问题,中小企业实体经济问题不仅是总量性和周期性的问题。
黄奇帆认为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不止是实体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周期和体量问题,还存在结构性和机制的问题,要解决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要看金融端的供给侧改革,涉及到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机制,金融企业机制等。
如果结构性的问题,基础性的问题,不从根子上改革解决,靠周期和总量性的货币调节是很难的,只有加大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力度,从基础制度上解决好。
第三个点是资管业务的调整,阶段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这两年的资管业务调整,已经推出了健康可行的方案,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问题不在金融和资管政策上,而是我们要在实际操作中,避免落地过程中的一刀切倾向,这需要多部门层层传递,互相协作来推动。
第四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仅是金融企业的问题,还有部分原因是中小企业实体经济信用不到位问题。
传统金融的融资模式,天然是要回避信用不到位的企业,这也是风险控制,关键在企业基本面上,在企业本身的高负债上。很多实体企业的负债率不是50%和60%,而是80%和90%,甚至资不抵债。
企业在顺周期发展过程中,效益好的时候,盲目多元化,遇到逆周期和困难,现金流就不够了,资金链断了就会破产倒闭,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要告诫企业避免高负债现象,避免产能过剩,市场周转不灵的现象,不要好高骛远,盲目的多元化,而是脚踏实地的经营企业。
黄奇帆教授具备几十年的政务管理经验,属于实干型的经济学家,敢于说真话,大实话,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停留在空洞理论也正如他对自己的定位,市长是曾经的职务,研究经济学才是终身的。
以上关于实体行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看法和问题解决,也都来自黄奇帆教授的新书《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问题与对策》。
这本书汇总了中国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并针对一系列经济难题提出来解决思路和方案,从供给侧改革角度,谈到了金融市场去杠杆,资本市场股市的高效发展,数字化经济建设,房地产稳定长效机制,国有企业资本和营商环境改善,内循环内循环经济下的国际应对格局等。
对于个人和企业家,创业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宏观决策和投资工具书,读懂这本书就是读懂未来个人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读懂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从而让个人和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定位,正确的投资和经营决策,跟上时代发展趋势。
版权声明
所载内容(含图片等)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